偏偏又需要细心,不然还真可能出事。。”
“回咸阳,不着急!”
“从中原诸郡之地的情形来看,我估摸着咱们还要在这里待一个月左右。”
“现在就走,难以放心。”
“胡亥,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关中为事,你也是一样,这一次的事情可以慢一些,不能再出差错了。”
“嗯,挺香的,从气息来看,是新式点心?”
“……”
东郡!
大河以南,有定陶之地,城池不为小,民力不为少,放在中原诸郡,可为中等规模。
城中一隅清静明阔之地。
听着胡亥的声音,正持笔埋首案牍的公子高抬首看过去。
瞧着胡亥将拎过来的食盒打开,以观两份点心,几份吃食小菜,还有一份浓香的汤水,嗅着……的确有些胃口。
轻叹一声,于手中的文书扫了一眼,还是将其放下了。
自己现在只是处理中原的灾情之事,都觉这样的艰难,都觉这样的劳心费力,都觉这样的……烦心!
有些烦了!
真的有些烦躁了!
灾情之事不为大,各种各样的事情一大堆。
道路的重修。
水利沟渠的重建。
民舍房屋的修整。
田亩的重新规划。
……
一桩桩,一件件,实在是小的不能再小了,偏偏自己不处理还不行,万一出问题怎么办?
万一被下面的人诓骗了怎么办?
万一因为自己的疏漏,引得灾情之地再次出现大问题、大麻烦怎么办?
想着多月之前在关中处理的雪灾之事,对比之,令人忍不住再次深深叹了一口气。
更别说。
想着父皇多年来,一直处理天下大事,又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形?自己的记忆中,父皇每日间多有忙碌。
除非身子有恙,或者别的突发之事。
否则。
都会待在殿阁之内批阅各种各样的文书奏章,每日间都到夜间三更,处理的文书一摞子一摞子的。
自己呢?
自己和父皇相差的那么远?
父皇!
自然是雄才大略的!
自己也不差吧,就是……现在怎么觉和父皇相差那么多?还那么远?自己难道连一个中原灾情都处理不了?
不能够!
不可能!
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,无论如何,中原灾情……必须稳住,必须在自己手中稳妥的解决。
做不到那些,自己不会返回咸阳。
这些日子,自己多有在中原诸地走动,都有亲自勘察一处处地方的灾情恢复情况。
这个法子有些笨,自己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好法子。
自己麾下的人手屈指可数,难以大用。
如果再在诸夏历练数年,或许就不一样了。
从胡亥手中接过木箸,这些日子多亏胡亥一直待在自己身边,替自己分忧解难了。
若无胡亥,自己这些日子只会更加艰难。
难为胡亥了,他最近都清瘦自己。
不过,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只希望这里的事情顺顺利利吧。
“兄弟!”
“诸事不要想太多,这次的中原灾情之事,初始的时候,咱们办的不太好,可是……那样的突发之事,就算换成李斯,就能做的很好?”
“连绵不断地大雨,就算是李斯,他能做什么?”
“他也做不了什么。”
“顶多对于诸郡之地的调遣有力一些,诸郡之地的秩序会好一些,实则……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!”
“兄弟,咱们毕竟是第一次出咸阳办事,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