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我看过了那么多故事,也终究再未遇见少年时的影子。”
——贺谷神
————
……那还是在几天前的晚上。
当时“奔波”了一整个下午,终于停下了脚步,有人坐在街边长椅上吹着晚风,一副人畜无害的安分模样,手里是一份刚打来不久,尚且热气腾腾,香辣四溢,看着就挺有食欲的麻辣烫。
或徐或急,不时来往路过的几位行人,后车厢兜着成片花篮的花店运货车,杵着拐杖出来散步的老人,把手前挂着荧光灯的一队夜间自行车骑手,长椅另一边坐着的那位脸色铁青,不断拨出一个个号码,和人在电话中争吵驳斥的职员……众里喧嚣,向来无穷。
这世间,本就是各自下雪,各人有各人的隐晦和皎洁。
这来去匆匆的故事里,恐怕谁都不知道,这个与他们当面一缘,擦肩而过的年轻人,隐藏在那副平漠的皮囊之下的,是怎样一个“非人”的存在。
昏暗的边角处,谷胤安静享受着自己的“晚餐”。
廉价的香料在唇舌间绽开点滴滋味,已然生出几分霉变的藕片下锅一炸,却还是掩不住它曾留下的异味。
酸、麻、苦、甜、辣……即便是些微接近腐败的咸涩味,一分一毫,每一种味道都显得那么真切,却又如风露转瞬即逝,再难捕捉。
食客面无表情地伸筷,挑起下一块放进嘴里,一口接着一口平缓地咀嚼,体会着那点名为“活着”的宝贵实感。
到了如今的境况,其实是否如常人一般“进食”,对他而言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。
食之不饱,去之不饥,青年甚至偶尔会生出一种不知是否错觉的模糊预感:现在的自己,恐怕真的是所谓单靠“喝西北风”都能活下去了。
无法否认,伴着生活越发脱离以往的轨迹,不断挣出了作为常人时的道路,他也能察觉到一二——自己正逐步经历着一次难言的“蜕变”。
不是存在于这幅身躯之中的实在变化,而是精神层面上那一份尚未真正明显起来,却已隐隐感到几分端倪的差异。
一种抽丝剥茧,水滴石穿的改变,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感所思,带着他的心中偶尔生出与以往几分大相迥异的念头,便如同路边那一茎茎随风摇曳的野草,看似杂乱无章的背后,是不起眼的柔弱与坚韧,斩之不尽。
所谓手握刀兵,杀心自起,人的客观状态,其实每时每刻都明确牵扯着主观意识的自我认知与相关行为。
谷胤知道,自己正与过往渐行渐远,缓慢,而又坚定。
这一点,尤其在那一次“限时外挂体验”之后,忽得便突显的格外明确了起来。
说不清,道不明。
老实的讲,即便摆脱了睡眠,消去了许多过往的痕迹,他依然习惯于一日三餐的生活模式。这仿佛是过去的二三十年里,生活在日渐消磨的思维中,日复一日刻下的深深印记。
即便只是象征性意义的一点举动。
但至少,这还能让他找到更多的……身为一个“常人”的感觉。
……
随意挑起一块红油炸豆皮,正要趁热塞进口中时,谷胤下筷的动作却陡然僵住了。
由动到静,不过一瞬之间,连带着咀嚼的行为也卡在了那里,好似一台被切断了电源的机械。
真切的心悸,就像一片安静晚自习的教室环境中,忽得有人掀起了噪响,死死牵扯住他的注意力。
并非实在的视觉,而是一种无以描述其渺渺之万一的虚幻感应。
不知来源,不见尽头。
恍惚间,他确然模糊“看到”了——一道璀璨煌煌的金光,正从遥远的天穹深处贯起,飞射向某种难以窥探全貌,更为高远的境界,短暂的“照亮”了一重重超乎现实空间概念上的“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