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猴啊,你死得好惨呐。你等着啊,阴灵莫散!等回头,四哥给你报仇雪恨!我……我先走吧!”程咬金一看,既然突出重围了,那还不走等什么呢?他辨别辨别方向,哪个是北,哪个是南?不知道了。这个时候,“咔!咔……”电闪雷鸣啊。山顶上风这个大,就甭提了。程咬金用这个风来辨别方向。
怎么用风辨别方向呢?程咬金一看,这个天乌云密布,要下雨。下雨天儿,一般要么刮北风,要么刮东风。尤其中原河南一带老百姓有那么一段顺口溜的谚语儿说得很好,说:“云向东一阵子风。”说这云彩往东跑,就刮西风,下不了雨。怎么?西边干燥,带不来雨气。也就一阵风,这云彩过去了;说:“云向北一阵子黑。”云彩往北去,也一样,南边也不大有雨气,呜噜呜噜的,一阵乌云也过去了;但是,“云向南,水涟涟。”乌云要是往南走,北边的空气比较冷,南边的空气比较温暖,温暖的空气和冷空气相遇,哎,就容易下雨,而且下大雨;那么,下最大的雨就是云向西。老百姓说话了:“云向西,关爷骑马披蓑衣!”云向西,带来了东边的暖湿气流。那西边内陆比较冷。这么一来,下雨下得比较大——关爷骑马披蓑衣。啥意思呢?关爷就是关公、关老爷。关老爷骑赤兔马,日行一千、夜走八百,跑得快。但是,跑那么快,披着蓑衣呢。那也就是说,这一路之上,一千里地都要下雨。也就是说,如果这乌云往西走,降雨范围比较大,降的雨比较大。
这时,山风一起,“噼里啪啦,噼里啪啦……”这大雨点子就落下来了。紧跟着,“咔!咔!”两声炸雷,整座山顶是瓢泼大雨如天河倒悬一般就下下来了。一时之间,电闪雷鸣,狂风骤雨呀。“哗——”打得人脸都睁不开眼,喘不过气儿来。这雨一下来,风一吹,雨往脸上一打,程咬金一看,雨下这么大。程咬金借势辨别方向,这风不是由打东边吹过来的就是由打北边吹过来的,那反正不是从南边吹过来的。“行啊,东边、北边我都可以突围啊,我就顶风突围吧!”程咬金顶着风、冒着雨往外冲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!
说:“准确不准确呀?”嗨!这个时候,慌不择路。反正,有个依据就走吧。顶着风、冒着雨走不动路啊。“呜——”这风一吹,雨浇得人浑身冰冷,程咬金这个罪可就受大了去了。反正是,左一撞、右一撞,就顶着风走。但山上这风有的时候是转圈儿风。比如说这个地方有一道山壁,风一吹过来,“啪!”被这山壁挡住了,风再弹回去。有可能在这一块儿,北风让人感觉到是南风。所以,程咬金有的时候,也东一榔头、西一棒槌,转来转去,转去转来——
“在那儿呢!抓住他!在那儿……”
“啊!”程咬金抬眼一看,“妈呀”一声!怎么?那对面杀过来一支隋军。程咬金心说:谁呀?怎么在这里把我堵住了?赶紧一拽缰绳,斜刺里跑吧。
但问题是,他顶着雨、顶着风呢,人家是顺雨顺风的,人家跑得比他快呀,一会儿就离程咬金越来越近了。
程咬金一边跑一边回头瞧,心说:来的是谁呀?倒是有打旗的,但那旗被雨淋得全湿了,全裹旗杆上了。就算不裹,程咬金也不认得,他不识字啊。程咬金还问呢:“哎——你们是谁的队伍?领头的叫什么名字?好大胆子,敢追你程爷爷?!”
程咬金一喊,还真有那多事的士卒,他们也喊上了:“程咬金!站住!我家带队的是四宝大将尚师徒尚将军,你走不了啦!”
程咬金一听,脑袋“嗡”的一声,“我的天呐!尚师徒追来了!”
是啊,咱说了,靠山王杨林被姜松给缠住了,吩咐四宝大将尚师徒:“你赶紧带着飞骑去追赶程咬金,把这份功劳让给你了!你要赶在李元霸之前把这程咬金给捉住!”
尚师徒是领命而来,多远就发现前面有一股子隋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