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7章 看似无用大有可为,静静聆听权当重温(2 / 2)

不会突然复活过来。

不过,姜瑜心里也暗自认可这些科研人员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。

毕竟,这可是蓝星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生物啊!

谁能保证它不会拥有某种特殊的能力呢?

说不定它真的可以通过某种奇异的方式实现再生,重新恢复原状呢。

想到这里,姜瑜觉得自己这个科研界的门外汉还是不要妄加评论为好。

毕竟,对于这种未知的尖端领域,自己的了解实在有限。

倒不如在一旁安安静静地聆听这些专业人士的讨论。

权当是现场重温一下大学时期落下的课程了。

接下来,在确保基础安全性之后,他们将分阶段进行解剖和分子层面的分析,逐步揭开这个外星生物的奥秘。

首先,研究人员需要对这个生物进行逐层解剖。

仔细观察并记录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。

例如,呼吸系统可能包括气道、肺等器官负责气体交换。

循环系统则由心脏、血管等组成,负责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全身。

神经系统则控制着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。

接下来,他们将对比这个生物与蓝星生物的异同。

这包括是否存在类似细胞的基本单元,以及是否有某些较为独特的器官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!

通过这种比较,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生物的特点推演整个进化的历程。

然后,他们就会着手提取外星生物大分子。

如蛋白质、核酸等,并对其进行测序,以了解其遗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。

同时,他们还会分析其代谢产物,探索其生命活动的机制。

包括能量获取方式、繁殖模式和进化路径等。

最后,他们将模拟不同的温度、气压和气体成分的环境。

测试样本组织在这些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。

通过观察样本组织的反应,他们甚至可以推断出这个生物原生星球的生态环境。

例如那个星球的重力、大气成分和光照条件等情况。

完成这些研究后,部分样本可能需要长期低温或特殊条件保存。

以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。

这就好比地球古生物化石的保存方式一样。

通过特定的环境条件,科研人员可以将这些珍贵的样本保留下来。

以备未来技术更加成熟时进行深入分析。

接下来,他们甚至考虑将结合现有的天文学观测数据,尝试追溯这种生物的来源。

他们会研究它是否来自某一特定星系,或者是否与陨石存在关联。

通过对这些线索的追踪,科研人员有望揭示这种生物抵达地球的途径。

然而,关于它乘坐的飞行器,科研人员并不需要过多探究。

因为姜瑜已经将那些碎片一并带来了,这无疑为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。

这些碎片包含有关飞行器的构造、材料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信息,对于这次科研的工作具有关键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