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3章 劝降(1 / 2)

最近,吴介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,他的心头仿佛压着一块巨石,让他喘不过气来。前线有梁军的威胁,他们装备精良,骑兵更是凶猛无比;身后又有那些东洋浪人在残杀百姓,这些浪人如鬼魅般神出鬼没,让吴介防不胜防;而朝廷里,还有一个刚刚被扶植起来的十岁孩童皇帝,竟然让他马上带兵去保护他。

吴介深知自己现在的处境十分艰难,动弹不得。如果他贸然撤退,梁军肯定会利用他们精良的装备以及战马进行追击,到时候自己的损失恐怕会非常惨重。就算侥幸逃脱了梁军的追击,那些浪人恐怕也不会放过自己。毕竟,最近哨探经常可以发现那些浪人的踪迹,他们在密切注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。。

就在这时,帐内的吴介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手中的书卷,突然,他感觉到有人走进了营帐。他连头都没有抬一下,随口说道:“把茶放下,你出去吧!”然而,奇怪的是,来人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放下茶碗然后离开,而是沉默地站在那里,毫无动静。

吴介心中略感诧异,他缓缓地抬起头,目光正好与来人的视线交汇。当他看清来人的面容时,心中猛地一震,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然是王颖!

吴介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,他瞪大了眼睛,怒视着王颖,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。他猛地站起身来,手指直直地指向王颖,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耳欲聋:“你这叛将,还有脸来见我!你知不知道你这一叛,让我大宋的军心都乱了,让我大宋的前途都变得一片渺茫了!你还有什么脸面来我面前?”

王颖见状,心中一紧:“元帅息怒,宋朝如今确实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,内有奸臣当道,外有强敌环伺,这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呐!我等若继续为这样的朝廷卖命,岂不是助纣为虐?我王颖虽不是什么大英雄,但也绝不愿做那背信弃义之人。我此番前来,实在是为了给弟兄们谋一条生路啊!”

他越说越激动,声音略微有些颤抖,眼中甚至泛起了泪花。吴介看着王颖这副模样,心中不禁有些动摇。他暗自思忖:“这王颖所言,似乎也有些道理。如今宋朝的确是内忧外患,风雨飘摇。但我身为大宋元帅,若就这样轻易相信他的话,岂不是有负皇恩?”

吴介眉头微皱,犹豫片刻后,厉声道:“即便你说的都是真的,那你也不该背叛大宋!身为军人,就该有军人的操守,岂能如此轻易地变节?”

王颖见状,连忙上前一步,语气恳切地解释道:“元帅,我所言句句属实啊!您看看如今这大宋的局势,内忧外患,可谓是生死存亡之际啊!难道您就不想为自己和我们这些兄弟们寻得一条生路吗?

梁国那边可是给了我一个极好的条件,只要我能带兵投靠过去,他们不仅会赐予我高官厚禄,还会给您更大的权势和利益呢!而且梁国军人的地位可不比那些文人差,到时候我们有了权力,才可以实现我们的抱负,您又何必如此执拗地坚守这摇摇欲坠的大宋呢?”

吴介听着王颖的话,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。他背着手,在营帐中缓缓地踱着步,眉头紧锁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。营帐内一片静谧,只有他的脚步声在空气中回荡,显得有些沉重。

吴介的心中仿佛有两个声音在激烈地争吵着。一个声音告诉他,他是大宋的元帅,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,对大宋有着绝对的忠诚和责任感,绝不能背叛自己的国家和人民;而另一个声音却在不断地提醒他,如今的大宋已经是千疮百孔,内忧外患,他多年来的努力似乎都在这混乱的局面中化为了泡影,继续坚守下去,恐怕只会让自己和兄弟们以及百姓们陷入更深的困境。

吴介停下脚步,凝视着营帐外那片被战火染红的天空,心中的矛盾愈发激烈。他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们,他们的生死、他们的未来,都取决于他此刻的决定。

他突然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