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层层递进,阳谋布局(2 / 9)

蜀山:灭绝 卷土 10599 字 2个月前

能驱动的,但是飞火矢这种东西,连凡人的老弱病残都能使用!!

不过这帮修士的异议还没产生什么影响力,结果就被直接压了下去,

还记得宫天五放出的那三只青隼吗?

因果点的威力是巨大的,其中一只的归属就是峨眉别院的彭长老,并且他还是虚瞳组织的成员。

在大多数人的眼中,这位彭长老就是开创铭文学的鼻祖之一,而这位彭长老就是典型的技术狂人,单是在研究铭文学的时候,就能从中找到快乐。

你可别说,这种人其实也很多的,著名的比如天启皇帝喜欢玩木工,宋徽宗喜欢搞艺术,苏东坡喜欢做饭(东坡肉)等等。

然而很快的,彭长老就惊喜的发现,自己搞出来的一些铭文学的相关产品,居然在市面上还很受欢迎,能直接卖黄金或者灵石,这就让他相当惊喜了。

毕竟能赚钱的事情谁不喜欢啊?

当发觉自己制作的东西貌似供不应求之后,于是彭长老就找了几个学徒,然后专门开办了一处叫做机巧堂的地方。

此处主要就是制作这些铭文学的产品,结果销路也是非常之好,很快的就供不应求。

很快的,就连彭长老都没料到的是,这个作坊所产生的利润很快远超自己的想象!

于是彭长老就选择了扩大生产规模,然后将几个相熟的同门也拉了进来分红,结成了利益共同体。

不过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彭长老本身乃是峨眉别院制器堂的,他既然有朋友,那就肯定有仇人。

旁人见他春风得意开办了机巧堂赚得盆满钵满的,其余的长老肯定就会想啊,我TM又不比老彭少个脑袋,缺条胳膊,凭什么能搞出机巧堂我就不行?

于是其余的人也开始研究这个了,偏偏铭文学这东西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?

显微镜!

只要解决了这个门槛,要想入门铭文学就真的是有手就行。

在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,制器堂的其余长老也是纷纷创办属于自己的铭文工坊。

所以,现在铭文学的产品出货量最大的地方就是峨眉别院这边,甚至在这方面的收入已经占据了峨眉别院总收入的三成。

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下,峨眉别院一定会很坚决的站到支持开发铭文学这边的。

当然,谁也不知道的是,一开始大量以溢价购买彭长老的手工铭文学物件的人,叫做明真子。

甚至彭长老的早期作品至少有八成都是被他扫的货——当然,明真子亲自去买了一部分,又委托十几个朋友去买了一部分。

而机巧堂和其余峨眉长老开办的工坊,在一开始的那段时间里看似车水马龙,繁忙异常,前来购买洽谈的商行林林总总来自各地,其实卖出的九成货物最后都流向了一个地方。

那就是乾侯名下的内府。

不过到了中后期,铭文学深入人心的时候,内府这边对峨眉别院的采购就明显变少了,因为其余的嗅到了商机的凡人已经是蜂拥而至,不需要人来抬轿子了。

内府这边当然就不会再做锦上添花的事情,于是便将省出来的资金采购大雪山那边的铭文学产品。

宫天五做出这些操作看似简单,其实复杂无比,单是协调处理让不同的商家帮忙购物就已经十分繁琐,更别说涉及到后期的货物统筹运输,出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。

事实上,宫天五也只是提出了相应思路,后面具体执行,统筹规划都是由广孝僧来做的。

毕竟这样的大事,无论是蔡元长还是杨伦两人执行起来的话,做是能做,可是要想做得完美那就难了。

自此,铭文学反而开始进入了更加高速发展的繁荣时代,毕竟其余的仙门发觉峨眉别院,大雪山都在这方面捞得盆满钵满之后,其余的仙门也不甘人后,纷纷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