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可大唐却需要两三年时间。”
“就这一点,大唐就复刻不了特区这种模式。”
“然后就是特区收归了所有的土地,朝廷也复刻不了。特区收归土地,那是为了以后而做打算,毕竟土地是府衙最为值钱的东西,肯定需要掌握在府衙手中。”
“就比如如今的特区,土地可以租给百姓种地,但九成的土地,特区实行的则是雇佣百姓种植。”
“这风险很大,万一有天灾人祸,损失都需要府衙自行赔付,若是大唐复刻,哪怕能够将土地收归国有,但朝廷如今的赋税肯定赔付不了天灾。”
“而且大唐的世家和商贾,他们也不会轻易将土地交出来。”
。。。。。。
噼里啪啦,李承乾一口气举了十几个例子。
句句扎心,句句有理。
说的李世民心如死灰,他实在是太羡慕特区百姓了。
更加别说其它百姓了。
终于能够理解奏折上那些百姓往特区跑的心情了,若他是百姓,他也要拼了命的往特区跑。
跑过来代表的是富裕,代表的是好日子。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如今特区和大唐对比太明显了。
“父皇?”李承乾都说完许久了,看李世民都不回话,轻轻的喊了一声。
李世民这才回过神,看着李承乾道:“嗯,朕也明白,但这养老金大唐难道也不能复刻吗?”
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按照权万纪的说法,不就是这一代人养着上一代人吗?”
主要是那个老汉给李世民的冲击太大了。
养儿不防老,这可该怎么办?
若是能够让老一辈的人,每月领到几十文,那也能够自给自足的吃饱饭啊。
李承乾依旧是毫不留情,面无表情的摇头道:“不行。”
“为何?”李世民看不懂了。
为什么特区可以,大唐就不可以?
李承乾蹙着眉,有些难以解释的说道:“首先,特区全面工业化,因为有如此之多的工厂,百姓才需要交赋税,工厂也需要缴纳赋税,而且工厂还需要给百姓缴纳养老金。”
“这个养老金解释是可以说下一代人交钱给上一代人享福,可这下一代人交钱,也不是人人能够交得起的。”
“父皇,大唐的工坊都是小作坊,根本做不到特区这种大规模的工厂。”
“首先污染角度来说,一个工厂不进行规范管理,那么会祸害周围的水源和绿植,若是在大唐遍地开花的话,谁来管理?”
“专门设立部门管理,俸禄谁出?”
“第二就是大唐购买力的不足,不能满足太多的工厂,也就是该种地的百姓还是要种地,能够去工厂的也只是少部分人,让这少部分去供养大部分老人,本质上就是错误的。”
众人听明白了。
李世民也明白了。
大唐疆域广阔,按照特区的做法,是行不通的。
特区是因为地方小,各种政令实施起来简单明了。
而大唐不行。
李世民不信邪的又道:“那让百姓缴纳养老金呢?不需要供养这一批赋税十五年以上的农户,能不能让他们五十岁以后领取养老金?”
“这个当然可以。”李承乾摊手表示:“宫内的侍女和内侍很多都购买了养老保险,本质上和特区的养老金差不多。”
“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购买的养老保险拿出去投资,赚取未来几十年他们所需要领取的钱,而特区的是一代人供养一代人。”
“若是让儿臣选,双方各面都有风险,购买养老保险,商行必须要资质过关,而且要克制牌照的发放,并不是所有商贾都能够经商万万年。”
“对于大唐这种情况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