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一股来自于红方的电子干扰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。
702团的通讯顿时陷入了瘫痪状态,即使电子战中队的战士拼尽全身解数,也无法让通讯恢复。
然而坏消息还没有停下,隶属于红方的两个乙级团,和一个装备着最新96式坦克的坦克营,以平均30公里的时速,成钳形攻势向702团的突出部袭来。
位于低空飞行的两架旋翼机,虽然及时发现了目标,可因为无线电被干扰的问题,并没有将情报及时汇报给了后方。
直接导致作为尖刀的钢7连,还未有什么出色的表现,便被来袭的坦克连和两个营的步兵,成了半残。
最后无奈,只能选择深入敌后,以此避开红方部队的锋芒。
不过这也让他自身陷入了不利的境地,别忘了蓝军连自己所掌控的地方的地图,都还没有搞明白,对于红方所掌控的区域更是一知半解。
好在红方有更大更值钱的目标,所以对于这种小鱼小虾,直接采取了不管不顾的态度。
可这却坑惨了跨过桥的先头部队,整整700余人加12辆坦克,被困在了仅有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。
唯一能称得上好的消息,是蓝军有三架三代机和6架二代机在天空中持续续航,并且其中的主力部队,始终保持着低空飞行,没有被红方的雷达所发现。
所以在这场突袭场开始之初,702团和610团,并没有遭受到来自于空军的劣势,他们只需要将全部的注意力,放到地面上的战斗就可以。
可即使如此,依旧打得相当艰难,一线作战的人员差距达到了5:1,重型装备也达到了2:1。
质量倒是勉强持平,所以还能维持战线的稳定,不过如何让部队撤退至桥对岸,依旧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李宁的想法是派出空军,在河对岸投放大量的烟雾弹。
而总指挥部的想法却恰恰相反,虽然也是要投放大量的烟雾弹,但目的却是为了向对面运送物资。
然后派出工兵部队,从桥梁的两端架设起临时桥梁,试图打算一口吃掉红方的来袭部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