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爱孩子容易,做称职的父母很难》(三)(3 / 13)

开来。笔者国庆长假回老家小住,正好赶上秋收农忙季节,发现不少家长宁愿自己起早贪黑不停息地忙碌,也舍不得让自己正在放假的孩子帮忙干农活儿。这些孩子一个个结实如牛,个头已经比自己的父母亲还高,有一些还是放假回家探亲的专科生、大学生,甚至研究生。他们看着辛辛苦苦抚育自己长大,已经日见苍老的父母,甚至祖父母起早贪黑地劳作居然无动于衷。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,如果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,农村出身大学生的一些优势就会慢慢地消失殆尽。

做父母的必须明白,让孩子参加一些体力劳动,对他们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情。在劳动中,既可以使他们亲身体验到长辈们艰辛劳动的不易,同时也会让他们体会到收获的快乐,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谅的融融亲情。如果让孩子,尤其是已经成人的孩子看着长辈们辛勤劳作,自己却游手好闲,那他(她)就会慢慢地变成一个不会关心别人的自私自利者,而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不会受到欢迎的。

因此,父母亲一定不要担心自己的孩子吃苦。在当前来说,所谓的吃苦,也不过是少一些物质享受,多一些脑力和体力劳动而已。要知道,适当地让孩子吃一些苦,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,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,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历练和体力、技能锻炼。所以说,父母亲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不贪图享受、热爱劳动的好品质。如果是家住农村的孩子,父母们应该让他们多干一些农活儿。这样,既可以使他们锻炼出经得起摔打的健壮体格,又能够使他们树立起不怕困难和敢于吃苦的坚强意志。如果家住城市,父母亲也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些条件,比如:每一年都要带他(她)回几趟仍然还住在农村的祖父母家去参加劳动;如果祖父母也在城市里居住,就每一年专门带他们去农村的亲戚、朋友家帮忙干几天农活儿。总之,让大一点儿的孩子亲身经历一些艰苦的农事劳作,实在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。

话题28:培养孩子专心学习,痛快玩耍的好习惯

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习不专心,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儿,本来可以早早写完的作业,拖拖拉拉直到天很晚了才勉强完成,结果耽误了睡觉,搞得第二天早上困得不想起床……

实际上,小孩子大多好动不好静,真正能够自觉地做到较长时间地专心与一件事情是很难的。这就要求家长明确地告诉孩子:要学习就认认真真地学习,要玩儿就痛痛快快地玩儿!并耐心地给孩子将清楚:读书和写作业的时候,心里不可以想其它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,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才能学得快,学得好;利利索索将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全部完成之后,就可以收拾好书包痛痛快快地玩儿去了。如果一边学习一边玩儿,既学不好,也玩儿不好,只会是白白浪费时间!只要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,他(她)一边学习一边玩儿的坏习惯,就会慢慢有所改善的;而当他(她)逐渐领悟到了做完作业之后痛快玩耍的快乐之后,原先的那种一边学习一边玩儿的不良习惯,也就有望彻底纠正过来了。

话题29: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完成

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学过一课有关“寒号鸟”的寓言故事,课文里边懒惰的寒号鸟在寒夜里的哀号:“哆罗罗,哆罗罗,寒风冷死我,明天就垒窝!”,和它第二天在温暖明亮阳光下的欢歌:“太阳出来暖和和,拍拍翅膀唱起歌,得过且过,得过且过!”,以及在温暖的阳光下,住在大树上的喜鹊与对面崖缝中正在蒙头大睡的邻居寒号鸟的对话:“寒号鸟、别睡觉,大好晴天,赶快垒巢;现在懒惰,将来糟糕!”,而寒号鸟却伸伸懒腰回答:“傻喜鹊,不要吵,太阳暖和,正好睡觉!”等等,非常形象化地描述了寒号鸟得过且过的懒散样子。课文的结尾说的是:又一个北风怒号的夜晚过后,在温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