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回 耿英管窥小青心(2 / 3)

耿英感觉非常欣慰,心下里想,以后白幺爹每次出江回来,都要让哥哥给他拉二胡听!白家这个当家人也真够不容易的,一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长江上漂。温馨的家对于这个善良憨厚的魁梧汉子来说,更像是人生旅途中的客栈一样,但他怎么对妻子和女儿对他的关爱就那么不领情呢!耿英有点儿不解地轻轻地摇摇头,苦笑了一下。

这样想着,耿英再转头看看乔氏母女。只见小青正陶醉在另外一种境界中:与其说她是在用心地聆听乐曲儿,还不如说她是在瞪大眼睛看乐曲儿;不,是在看耿正正在拉着的二胡,看耿正拉二胡的手和胳膊,看耿正拉二胡的姿态……慢慢地,她的目光从耿正的胳膊上移动到了脸上,目不转睛且柔情似水。一会儿,竟然羞涩地低下了头,只敢偷偷地瞄一眼耿正支撑着二胡琴筒的膝盖、微微摆动的裤腿和踩在地上的鞋子。

耿英再看看乔氏,发现她正在满脸欣喜地看着耿正,眼眶里似乎还有一些清澈的东西在不算太明亮的灯光下闪闪发光。

然而,端坐在那里专注地拉二胡的耿正,对于母女二人的这些有点儿反常的表现浑然不觉!

耿英心里暗叫:“不好!莫不是……”

隔着哥哥,耿英看不明了爹爹和弟弟的表情。耿英知道,弟弟年幼尚不知晓大人们的那些个情感之事,因此间心里只念着:爹爹呀,你可别像白幺爹那样闭着眼睛听啊!

夜慢慢深了,但除了耿英之外,拉曲儿的、听曲儿的和看拉曲儿的,似乎都忘记了时间……

怎么来唤醒大家呢?想一想,耿英慢慢地挪动身子,努力地伸长右腿,再伸长一点儿,终于够得着哥哥的脚尖了;再往前用力推一推,耿正终于从忘我的状态中回过神儿来。他完全领会了妹妹的意思,轻松地拉了一小段过门儿曲后,乐曲声儿戛然而止。少顷,大家也从各自忘情的姿态中回归了。

耿直高兴地说:“哥哥,你拉得太好了!好久没有听到这么好听的曲儿了!”

乔氏拿手绢擦擦眼睛,笑着说:“看我,怎么高兴地都给流眼泪了!”

她又转头看看女儿,高兴地说:“我们娘儿俩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曲儿,今儿个可真是开了眼界了!”

小青也红着脸笑着说:“是呀,真正是开了眼界哩!”

白百大则意味深长地说:“正伢子啊,幺爹多么想每天听你拉二胡啊!”

耿老爹笑笑说:“白兄弟只要你爱听,以后你在家的时候,让他多给你拉就是了。夜太深了,今儿个怎么给忘记时间了呢!”

白百大却紧接着说:“耿大哥啊,我还想说呢!等我百年之后,多么希望能在正伢子这好听的二胡曲儿中,顺着我喜欢的长江水漂向茫茫的东海啊!”

耿老爹笑着瞪了白百大一眼,说:“白兄弟啊,你怎么让这好听的二胡曲儿给听糊涂了呢?快别说胡话了,歇息吧,这明儿个又要早起呢!”

白百大赶快伸出熊掌似的大手按住准备起身告辞的耿老爹的肩膀说:“耿大哥啊,我不累,咱们不着急歇息,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!”

耿英偷眼瞧瞧乔氏和小青,发现这娘儿俩人似乎并不认为她们的当家人在说胡话,甚至还都有点儿很幸福,很高兴的样子呢!又联想到新屋动土的那天,小青姐姐拒绝吃对门婆婆大孙子送来的脆枣儿,以及新屋封顶那天,小青姐姐看到东伢子来帮忙时的种种反应,耿英不由地皱了皱眉头。

扪心自问,小青姐姐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好姑娘,不但聪明勤快,心灵手巧,而且心地特别善良,人也生的相当标志。但是耿英心里很清楚,那个千万里之外的“三六九镇”才是他们耿家人的故土啊,他们最长在十年之后一定是要回去的;而且更重要的是,哥哥已经有了心上人!耿英的心里很清楚,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