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鱼雷炮舰(2 / 2)

开篇激战1860 琳琅岁玥 1183 字 10个月前

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尝试由简及难的自行建造。

1887年7月至1889年7月间,防卫军海军就在参考了欧洲同类型军舰的基础上,设计建造了一批鱼雷炮舰,是为“青龙”级。

“青龙”级,是防卫军海军连续建造的又一批小型战舰,其原因还是其约合4万英镑的单舰造价,更为适合眼下的海军经费条件。

“青龙”级共建造了四艘,由江阴海军造船厂和通州海军造船厂各建造两艘。分别命名为“青龙”号、“白虎”号、“朱雀”号和“玄武”号。

该型舰在设计上延续了“文鳐”级的风格,采用长艏楼船型,冲角艏。装有双桅双烟囱,并带有向后的倾斜。指挥塔则与横跨舰体的飞桥相连。

“青龙”级的体型,在这一类战舰当中,算是比较大的。舰体整体为钢制,无防护。全长78.7米,最大处宽8.7米,吃水最深处3.2米,正常排水量910吨。

“青龙”级是两江最早装备三胀式蒸汽引擎的战舰,舰上采用2台从英国进口的,卧式三汽缸三胀往复蒸汽机。配套安装4座圆筒式火管锅炉,双轴推进。

最大输出动力为5,500马力,设计航速达20.5节,成为当时两江航速最快的军舰。

在煤舱装满的情况下,以10节航速可以续航3,000海里。舰体水下部分设置了水密隔舱,平时编员127人。

主炮采用2门光绪六年型35倍径100毫米火炮,布置在艏楼和艉甲板中线的顶部。

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,“帝江”级、“文鳐”级和“青龙”级各舰的100毫米炮,都被陆续的换装成了速射型。

“青龙”级的副炮为4门光绪十一年型霍奇基斯式40倍径57毫米速射炮,分别安装在两座桅杆的两侧。

另外还装备有,光绪三年型加特林式70倍径11毫米十管旋转机关炮4部。

作为鱼雷炮舰最重要的武器装备,“青龙”级的核心兵装为5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。其中舰艏装有1具水下发射管,另外4具分别安装在两舷。

“青龙”级鱼雷炮舰的建造,是防卫军海军对自造先进战舰的一次积极尝试,为日后自行设计更优秀的舰型,积累了重要的技术。

随着三型炮舰的陆续建成,防卫军也完成了对老旧舰船的更新。原有的十余艘炮舰和巡航舰等,都退出了现役。

这些被替换下来的木壳舰船,除了几艘被海军的几所学校选去,成为了练习舰外。

剩余的部分舰只,还吸引了两江以外的一些目光。

开篇激战1860三月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