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远在千里剑意存,无离无离自相逢(3 / 6)

离寒思记 寒妄离 3427 字 1个月前

浆而替,则何为长舌?何为生胃?岂不人非人?残而亡,何谈长生?”

老者闻言大笑道:“好,好!尔等虽为凡人,却思为脱然[非错别字],难得。人为饥食,为渴饮——此为生存欲。”

眼前长生浆消散,又一道光门出现在前方。

夜无寒此时心中多少存有了疑惑:这绝对不是黄皮子的幻术,若是黄皮子以妖身行神法,定会折寿退境,那么如今于我考验的是何人?

但随即他又决定下来:不管是谁,我都无力与之抗衡,不如顺其心意,若是通过,兴许还会有赐福也说不准。

于是夜无寒便继续向前走去,通过了那道光门。

又是一处空间,仍是那熟悉的声音:“凡人,百年易逝,黄土一抔——吾掌上有仙桃一颗,可添千载寿元,只问你:肯不肯拿今生最珍视的一段记忆来。”

话语间,眼前的场景竟是化作一处蟠桃园,一颗大大的蟠桃被一只若隐若现的手摘下,飞向夜无寒的面前。

夜无寒轻蔑一笑:“人生虽不过百余载,却处处皆是精彩,然则这种精彩,只有百余之岁可得,而千余之岁不可得。”

老者惊喜于这个答案,饶有兴趣地问道:何解?”

“于人而言,最珍视之物莫过于记忆,人因记忆而活,因活而定志,因志而定行,因行而定命,可谓人因忆而有命,断人为人,忆者也。”夜无寒道。“然所重之忆,最惧别离,忆中人皆不过百余之岁,而我独活千余,珍视之人皆去,而行无所定,空空也,人不再愿活,活也不再近人。凡人与神仙之距便在此,神仙不懂凡人之所念,所欲,所爱,故而不懂其所生,所死,所惘。千余之岁,于凡人而言,莫过于最大的折磨。”

“可汝之下界者,千余之岁者不在少数。”老者反驳道。

“哼。”夜无寒笑道,“且问前辈,既是大能者,安可以凡人视之?”

“他们生于凡尘。”老者并不满意这个答案。

“其因涉及人性。”夜无寒解释道,“且说你考我七欲,而世间众人寡欲者在少,欲乃无穷大,其长之不息,能之愈大者,其欲也欲大,上不封顶,我先之所谓凡人者,乃欲可封顶者。”

“呼……为何不封顶?”老者的语气有些复杂起来。

“以强者之无穷,天宝之无穷,机遇之无穷,无限之无穷,质无穷而欲无尽。”夜无寒道。

老者听后先是沉默了一会儿,随后欣然一笑:“哈哈!原来如此,人之长生欲终得解。”

蟠桃园消散,那只手也渐渐飘去。

又一道光门出现在夜无寒前方。

虽说有些繁琐,但兴许是受到这片空间的影响,夜无寒却并不感到疲累,甚至于说神清气爽,思绪通明。

他再度穿过那扇门。

眼前的场景,是长安。

夜无寒发觉自己正站在高台之上,下方是无数为他欢呼的百姓。

“凡人,生前身后名,谁不恋紫衣金章——吾可令你一夜封侯、万民称颂,但只需换你缄默一生,你可愿意?”老者道。

“前辈此问谬矣。”夜无寒道,“若使名震天下而声不可发己之情,又有何用之?声之欲乃人与世交之门,饶是万民称颂,而我形如傀儡,不得己发,封侯徒有虚名,谦逊乃美德,然小辈未曾听闻谦圣人者不以言说,人民以言识人,不认其名,只认是否言之悦心,是否行之利己,言行皆谦,是为大德圣者,封王爵位无此之能。”

“那单是赐你紫衣金章,无需缄默呢?”老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信邪。

“小辈亦拒之。”

“为何?”

“非吾所求。”

“有意思的凡人。”老者不知是气还是笑,道,